他的战争纪录片是对和平的赞歌。 在成为导演之前,作为人类学家的 Mantas Kvedaravičius ,以罕见的人文主义和不同寻常的形象感,让人感受到冲突地区的气氛。他在自己的第一部作品《Barzakh》 (2011) 中就投入其中。与 Aki Kaurismäki 联合制作的这部影片,纵跨整个车臣只为与失踪多年的家人得以团聚,让人感同身受那些因为战争而颠沛流离的日常生活。
2014-2015年间,Mantas Kvedaravičius 开始了另一条战线。他前往顿涅茨克地区的马里乌波尔。在那里乌克兰军队和亲俄分裂分子之间的冲突已是民不聊生。结果就有了这部《Mariupolis》,一部精致、敏感,一连串战争压力下的城市生活场景。
影片中展现了一位与父亲一同嬉戏的父女、正在彩排的舞者、一对钓鱼的夫妇、一群正在讨论舞台场景的演员。即便战争尚还距离较远,但已显示在他们的面容和表情之中。有时,当炸弹如暴雨般轰临人生时,其便已掌控了一切。
近几个月了武装冲突的升级促使Mantas Kvedaravičius 开始寻觅《Mariupolis》一片的主角,直至成为自己所拍摄纪录片的受害者。在拍摄笔记中,他这样写道: